上海2020年11月23日 /美通社/ -- 武田中國宣布,旗下全新機制人源化腸道選擇性生物制劑安吉優(yōu)®(注射用維得利珠單抗)中國上市,適用于對傳統(tǒng)治療或腫瘤壞死因子α(TNFα)抑制劑應答不充分、失應答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(jié)腸炎(UC)和克羅恩?。–D)成人患者,為患者帶來全新治療選擇。
作為IBD專屬定制治療藥物及目前IBD治療領(lǐng)域唯一一款腸道選擇性生物制劑,安吉優(yōu)®已在全球73個國家及地區(qū)上市[1],累計惠及全球近250萬IBD患者。安吉優(yōu)®的上市將助力中國IBD患者回歸有條不紊的生活,優(yōu)享精彩人生。
發(fā)病率不斷增加,IBD領(lǐng)域仍存未盡的臨床治療需求
炎癥性腸病(IBD),包括UC和CD,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、主要累及消化道的炎癥性疾病,也可以累及皮膚、關(guān)節(jié)等其他系統(tǒng)。該病具有不可治愈、終身復發(fā)性及致殘性等特點,嚴重影響患者的就業(yè)、婚育以及生活質(zhì)量。我國現(xiàn)有流行病學數(shù)據(jù)表明,IBD發(fā)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上升趨勢,據(jù) 2014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中國2005~2014年間IBD總病例約為35萬[2]。預計到2025年,中國IBD患者將達到150萬人[3]。
對于中重度IBD患者,5-ASA(5氨基水楊酸)無法帶來長期緩解,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[4],[5],抗TNF-α制劑的繼發(fā)性失應答、繼發(fā)結(jié)核菌感染等問題[6],是藥物長期應用后許多病人都要面對的問題,給病人和醫(yī)生都帶來了深深的困擾。
全新機制,精準靶點,開啟IBD治療新紀元[7],[8],[9],[10]
維得利珠單抗作為一種人源化單克隆抗體, 與α4β7整合素特異性結(jié)合, 阻斷α4β7整合素與MAdCAM-1相互作用, 抑制記憶T淋巴細胞穿過內(nèi)皮遷移至胃腸道的炎癥組織,從而精準抑制腸道炎癥,不影響全身性免疫功能。其臨床數(shù)據(jù)表明能夠快速起效[8],[11],[12]并實現(xiàn)長期持久的臨床緩解和黏膜愈合[13],[14],同時安全性好[15],是歐美國際指南推薦的一線生物制劑[16],[17]。
中華醫(yī)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主任委員、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陳旻湖教授指出:“近年來,中國IBD的臨床診療水平正不斷進步,但患者需求仍未完全得到滿足。很高興看到隨著安吉優(yōu)®(維得利珠單抗)這樣的創(chuàng)新機制藥物進入中國,使中國IBD患者能獲得更多前沿的生物制劑治療?!?
中華醫(yī)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學組組長、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(yī)大學西京醫(yī)院吳開春教授表示:“目前,臨床上應用較多的主要是腫瘤壞死因子(TNF-α)拮抗劑,但是大約10%-40%的患者對TNF-α拮抗劑無應答2。維多利珠單抗的上市為IBD患者帶來治療新選擇,其在全球的臨床數(shù)據(jù)及多項真實世界研究均證明維得利珠單抗在IBD治療當中具有療效好、安全性高的特點?!?
中華醫(yī)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學組前任組長錢家鳴教授指出:“隨著對疾病的深入了解、診斷手段的發(fā)展和生物制劑的問世,IBD的治療已從改善癥狀、臨床緩解,逐步提高至無激素臨床緩解、黏膜愈合以及深度緩解的達標治療。安吉優(yōu)®的上市,為臨床醫(yī)生提供了新的治療武器。我們對安吉優(yōu)®在中國的臨床應用充滿期待,希望它的到來能夠惠及更多IBD患者,賦予他們更高的生活質(zhì)量。”
維得利珠單抗帶來治愈希望,全病程關(guān)愛項目陪伴患者前行
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,武田中國發(fā)布了全新患者服務品牌 -- “健康同行,堅定每一步”。圍繞著患者旅程的痛點,武田提出了“全程相伴,構(gòu)建全方位服務生態(tài)”、“全套訂制,賦能高效疾病管理”以及“全面增值,創(chuàng)新服務體驗”的三步走患者服務方法論。同時,武田中國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啟動了全國首個IBD患者的關(guān)愛公益項目 -- “常相伴全病程線上關(guān)愛中心”。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,為廣大IBD患者在整個疾病治療過程中給予幫助。此外,武田中國攜手愛在延長炎癥性腸病基金會、權(quán)威專家及專業(yè)營養(yǎng)師團隊,為IBD患者打造了IBD專屬營養(yǎng)食譜,更好地滿足IBD患者的日常飲食需求。
“得益于政府對加速創(chuàng)新藥物審評審批的支持以及中國患者迫切的需求,安吉優(yōu)®作為首個IBD生物制劑被列入2018年中國《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》,并在兩周前開出全國首張?zhí)幏剑介_始惠及中國患者?!蔽涮镏袊偛脝螄橄壬硎荆鞍布獌?yōu)®的上市只是我們?yōu)閷崿F(xiàn)患者藥物可及性邁出的第一步,武田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的診療手段和‘患者為先’的全病程管理理念,將為患者帶來更好的生活,甚至治愈的希望。未來我們將繼續(xù)研發(fā)高度創(chuàng)新藥物和突破性療法,為患者乃至公眾提供全方位的個體化服務和創(chuàng)新體驗,幫助患者用更全面、科學且精準的方式預防和管理疾病,走好邁向健康生活的每一步?!?/p>
– 完 –
[1] Global GI PVPA Reimbursement status Nov’19 2. 2020-03 GI Sales report 090420 3. Data on File.2019 |
[2] 周青楊,錢家鳴.新型腸道選擇性生物制劑治療炎癥性腸病的研究進展[J].中華消化雜志,2020(02):141-142-143-144. |
[3] KAPLAN G G. The global burden of IBD:from 2015 to 2025[J].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,2015,12(12):720?727. |
[4] Hoes JN, Jacobs J, Buttgereit F, et al. Nat Rev Rheumatol. 2010 Dec;6(12):693-702. |
[5] 楊寶峰. 基礎(chǔ)與臨床藥理學. 北京: 人民衛(wèi)生出版社, 2014. |
[6] 類克®(英夫利西單抗)說明書。https://www.xian-janssen.com.cn/sites/default/files/PDF/20181224_remicade_uc_approval-_pi.pdf. |
[7] 安吉優(yōu)®說明書2020年3月11日版. |
[8] Feagan B, et al.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doi:10.1016/j.cgh.2018.05.026. |
[9] Sands BE, et al. N Engl J Med. 2019 Sep 26;381(13):1215-1226. |
[10] Click B, Regueiro M. Inflamm Bowel Dis. 2019 Apr 11;25(5):831-842. |
[11] Feagan B, et al. 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 J. 2017;5:A40 (abstract OP097) |
[12] Feagan BG, et al. N Engl J Med 2013;369:699-710 |
[13] Arijs I, et al. Gut 2018;67:43-52 |
[14] Danese S et al. Gastroenterology. 2019 Oct; 157(4):1007-1018.e7 |
[15] Click B, Regueiro M. Inflamm Bowel Dis. 2019 Apr 11;25(5):831-842. |
[16] Harbord M , Eliakim R , Bettenworth D , et al. Third European Evidence-based Consensus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. Part 2: Current Management[J]. Journal of Crohn’s and Colitis, 2017. |
[17] Rubin D T , Ananthakrishnan A N , Siegel C A , et al. ACG Clinical Guideline: Ulcerative Colitis in Adults[J].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, 2019, 114(3):1. |